提到北海道的日本城,函館的五稜郭與松前的松前城知名。
稍微熟讀北海道歷史的人,或許會提到道南12館。
本次造訪的北海道上之國的勝山館,似乎在知名度上就鮮少人知道。
除了交通較為不好,隨著被選入續日本百名城開始漸漸打開知名度。
筆者造訪時,天氣不太好甚至起霧。
從JR涵管出發,搭乘道南漁火鐵道抵達 木古内車站,搭乘巴士「 江差木古内線・江差病院前行きまたは江差高校前行き」於 大留 下車。
由於先造訪 上之国館跡-洲崎館跡 與 花澤館,因此沒轉搭公車改徒步前往。
上ノ國八幡宮旁的登城口
參考勝山館跡散策マップ的路線,決定從上ノ國八幡宮旁的登城口登城
如果是自駕的人,建議從山上的勝山館跡ガイダンス施設開始。
走沒多久就看到 勝山館跡 的碑
雖然勝山館跡散策マップ有著物見跡的指引,當造訪當時並無相關看板,因此就此錯過。
資料來源: 史跡上之国館跡(花沢館跡 勝山館跡)整備活用基本計画について
伝説 荒神堂跡。蠣崎家四代當家-蠣崎季廣時期,因發現謀反而被殺害的蠣崎季廣,亡靈每晚出現的關係,在此建造了荒神堂。
繼續往前走,就會來到勝山館的北郭
北郭與堀
北郭與本郭之間的大手空堀
走過這座橋,就是主郭。
而勝山館建造年代不明,城管北邊的館神八幡宮建造於1473年,可能勝山館也較建造於同期。
上之国勝山館跡由三個遺址組成,花澤館,洲崎館,勝山館。
花澤館為道南12館,由蠣崎季繁治理。
洲崎館跡是在1457年胡奢麻尹之戰,因戰功而被入贅到花澤館館主蠣崎季繁家的蠣崎信廣(武田信廣),並在同年築城洲崎館跡。
蠣崎信廣為蠣崎家的下一任家督,勝山館作為蠣崎信廣或其子蠣崎光廣的本據地。
在1514年將本據地轉往松前的德山館後,勝山城就交由城代管理。
主郭,由於當天起霧的關係,可謂是 天空城市。
主郭有著物見跡、柵列跡、櫓門跡、馬屋、井戸跡、排水溝跡、中央通路跡、竪穴建物跡・掘立柱建物跡・礎石建物跡、庭跡、鍛冶鋳造跡等
主郭的建物說明
資料來源: 史跡上之国館跡(花沢館跡 勝山館跡)整備活用基本計画について
城代的住居
馬屋跡
柵跡
客殿跡
庭院跡
鍛冶工房跡
井戶跡
中央通路的櫓門跡
居住的遺跡
小屋跡
帶郭與物見櫓
主郭為一大片的遺址,因於天氣不佳的關係,天氣好的時候拍照會很漂亮
而主郭的另一部分是 館神八幡宮
資料來源: 史跡上之国館跡(花沢館跡 勝山館跡)整備活用基本計画について
館神八幡宮由 蠣崎信廣(武田信廣)所創建,作為勝山館的守護神祭祀,當初也稱作館神。
在明治時代遷移到山下的山之國八幡宮的位置。
堀立柱建物跡
館神八幡宮跡
柵跡
搦手門跡
勝山館後方的夷王山地區是墓園,總共有六百多個墓,包含當時的日本人,愛奴人。
沿著小路,終於看到 勝山館的碑。由於霧氣太重,能見度很低。
勝山館跡ガイダンス施設,也是續百名城蓋章的地方。
勝山館跡ガイダンス施設裡面陳列了勝山館的復原模型,出土的文物,土葬墓與火葬墓的模型。
勝山館的續百城認定
勝山城的模型
土葬墓
火葬墓
出土的古物
最後是續百城張與御城印
離開勝山館後,下山走到附近的 道之駅 上之國もんじゅ
てっくい天丼。てっくい的意思是 魚體大到可以吃到手程度的 扁口魚(手を喰う程大きなヒラメ)
道之駅 上之國もんじゅ旁邊的海岸有著 神之道的景色
傳說海中的龍神沿著階梯狀的石頭,與山上的女神會面。
勝山館跡ガイダンス
地址: 北海道檜山郡上ノ国町字勝山
營業時間: 1000-1600
開館日: 4月第四個周六-11月第二個周日,冬季休館
休館日: 周一,如果週一是國定假日的話為周二休館。
交通方式:
1. 搭乘道南漁火鐵道抵達 木古内車站,搭乘公車「 江差木古内線・江差病院前行きまたは江差高校前行き」於 大留 下車。步行30分。
去程
回程
2. 搭乘公車「 江差ターミナル610」於 江差ターミナル轉車,搭乘公車「 小砂子線」於上之國下車,步行10分。
去程
回程
去程
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