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海之幸&發酵 (3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いしる」是石川縣能登地區傳統的魚醬油,與秋田的鹹魚汁「しょっつる」、香川的いかなご醤油」並稱作日本三大魚醬油。「いしる」起源的時間不明,在1913年的「日本水産製品誌」中有記述過烏賊腸醬油。「いしる」名稱的諸多講法,如「いか汁」「魚汁(いよしる)」「塩汁(しおしる,しおしり)」「余汁(よしる)」等,通常稱作「いしる」或是「いしり」

圖片來源: いしり物語

111

 

既然是魚醬油,いしる也是使能登當地盛產的魚貝類所製作。能登地區面向日本海的地區使用沙丁魚(いわし)等魚類,而富山灣測的地區用的是烏賊肝臟製作魚醬油。兩者的色澤上有差異,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鹽辛是將魚貝類經食鹽醃漬的傳統保存食品,現在多為下酒菜或是嗜好品。山形縣酒田市的離島-飛島,有著特別的鹽辛-使用魚醬油醃漬的鹽辛。

圖片來源: ト一屋

 

image

魚醬油與一般的醬油不同,使用的魚貝類作為原料、僅加入食鹽,經魚體內的酵素與微生物作用產生的醬油。飛島的魚醬油是使用魷魚的肝臟加上高濃度的食鹽,經過一年以上熟成而成的。不像秋田的しょっつる或石川的いしる魚醬油用於料理上,飛島魚醬油僅用在鹽辛醃漬上面。將魷魚或蠑螺經過鹽漬後洗去鹽份,切片放入深色啤酒瓶或玻璃容器內,加入魚醬油醃漬發酵數個月後完成。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鹽辛是使用海鮮做成的發酵食品,除了使用魚貝類外,在佐賀有明海沿岸地區有著使用招潮蟹所製作的塩辛,稱作蟹漬 (がんづけ、がね漬、がに漬、真がに漬)。蟹漬的歷史可謂悠久,在「萬葉集」中有提到蟹漬的製作方法。

筆者在佐賀購買的蟹漬

image

 

蟹漬使用的是有明海潮間帶的招潮蟹(シオマネ)與寬身閉口蟹(アリアケガニ)等小型螃蟹。將捕獲的螃蟹清洗乾淨並經過吐沙後,去除螃蟹的消化器,將螃蟹支解後搗碎。最後加入約20%鹽巴、醬油、唐辛子等,經由一個多月的醃製發酵製成。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竹輪是使用魚肉製作的食品,而在鳥取縣有著使用豆腐與白魚肉為主要原料製作的豆腐竹輪(とうふちくわ)豆腐竹輪主要是在鳥取縣鳥取市生產,消費區域在鳥取縣的東部(因幡地區)。豆腐與魚肉的比例是73,而在日本総務省統計局被歸類到魚板等魚類製品,而不是豆類製品。而每個家庭竹輪消費支出中,鳥取縣排名日本第一,除了豆腐竹輪外,還有使用飛魚(トビウオ)魚肉製作的飛魚竹輪。

圖片來源: 農林水產省

image

豆腐竹輪的起源,與岡山城主-池田光仲在1648年轉封到鳥取城,鼓勵食用豆腐取代魚肉。在當時,鳥取的漁港整備較晚,因此魚肉是奢侈品。另一方面,鳥取縣山村較多並盛產著大豆,因此,作為以豆腐作為原料製作成豆腐竹輪便誕生了。豆腐竹輪最早在1716年的「御巡見様御用書留控」記載過。

豆腐竹輪的原料是豆腐與魚肉,鹽類添加對味道與彈性非常重要。豆腐使用的是木棉豆腐,而魚肉使用山陰產的魚。豆腐與魚肉的比例是73,其他比例也有。豆腐竹輪主流是用蒸的,也有用烤的。相較於一般的竹輪,豆腐竹輪的保存期限較短,製造後常溫保存一天左右。豆腐竹輪的口感因原料關係使用到豆腐為主,比較清淡、無怪味。豆腐竹輪主要是用蒸的方式表面較光滑,口感具彈性、滑順特徵。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鯡魚乾(身欠きニシン)是北海道生產的魚乾,鯡魚(鰊、鯡、ニシン)也被稱作春告魚,在產卵的時期會大量出現在北海道的岸邊。鯡魚的加工品除了魚乾外,還有数の子(鯡魚卵)也相當有名。所謂的「身欠きニシン」是因為豐收期間,僅取靠近魚背的肉,腹部就切掉去除,而現在做法多使用三枚切的方式而鯡魚乾也因乾燥成都分成本乾、八分乾、五分乾(ソフト)。鯡魚乾是傳統的加工食品,許多傳統鄉土料理中如北海道的鯡魚漬(にしん漬)、青森的三平汁、福島會津的鯡魚山椒漬(にしんの山椒漬)、京都的鯡魚蕎麥麵(にしんそば)等也使用著。

圖片來源: 岩内海産商協同組

image

 

北海道的鯡魚漁業始於1447年的陸奧國的馬之助在松前郡白府。之後隨著松前藩的成立後,鯡魚漁業也逐漸擴大。因鯡魚漁業具有短時間大量捕獲的現象,加上在當時冷藏技術不足的時間關係,雖有進行如魚乾、乾燥魚卵等的加工,但大部分都拿去做肥料,甚至也多到丟棄的情況。鯡魚漁業在明治時期迎來巔峰,在1945年鯡魚漁業的漁獲量仍有34.3噸,但1956年以後大量減少到5.3噸,最後不斷地減少甚至消失。對於魚群的大量消失的原因,推測有濫捕、海水溫度改變等。隨著產量的減少,開始從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挪威等地進口鯡魚。雖然近年來北海道的鯡魚漁業有慢慢復甦,但是在日本國內的鯡魚很大部分是進口的。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1 Sat 2021 23:06

鰰(はたはた): しょっつるはたはた壽司

鮭(さけ): 飯壽司

鰊(にしん): 鯡魚山椒漬鯡魚乾(身欠き鰊)

鮎(あゆ): 香魚腐壽司

鰤(ぶり): 菁蕪壽司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酵壽司「なれずし」是自古以來長期保存魚肉,使用鹽漬過的魚與米共同乳酸發酵而成的。在日本各地都存在著各種發酵壽司,如滋賀的鮒魚壽司、秋田的はたはた壽司、岐阜的香魚壽司等。而發酵壽司中長時間發酵而成的稱作「本なれ」,期間較短的稱作「なまなれ」,在日本三重地區的發酵壽司都是「なまなれ」。三重地區的發酵壽司因各地不同,在醃漬的魚類、醃漬的方法、醃漬目的等有所不同。在伊賀市音羽與津市芸萩野的窩斑鰶壽司(コノシロ),伊勢周邊的香魚壽司,在三重最南端的東紀州的熊野市與紀宝町的香魚、秋刀魚、青花魚壽司。

圖: 三重各地的發酵壽司

image

伊賀市音羽、津市芸濃町萩野地區的窩斑鰶壽司(コノシロずし)

音羽地區的佐佐神社每年1210日會舉行「 このしろ祭典」,同時會製作窩斑鰶壽司作為奉祀並在神事後提供給參與者。在祭典前20日左右,將鹽漬過的窩斑鰶背切取出內臟並清洗,再塞入白飯。在木桶底部鋪上柚子葉子、放上このしろ、柚子葉、柚子切片、柚子葉、米飯一層層疊好,最後頂部放上重石。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叉牙魚(Japanese sandfish)是秋田著名的漁產,同時也被認定為秋田的縣魚。在秋田民謠「秋田音頭」中,歌詞「秋田名物 八森鰰、男鹿で男鹿ブリコ」被提及,「鰰」就是日本叉牙魚,而「ブリコ」是日本叉牙魚的魚卵。日本叉牙魚在晚秋到初冬時候,在多雷的季節中為了產卵在沿岸中大量出現。日本叉牙魚因為雷聲的擬聲語而稱作「はたはた」、也稱作「カミナリウオ(雷魚)」、「鱩」,而「カミナリ()」同時在漢字中也對應「神鳴り」使得日本叉牙魚也被稱作「鰰」。兵庫、鳥取、秋田為日本叉牙魚的三大產地,秋田的魚群與兵庫與鳥取縣的魚群不同。每年12月左右日本叉牙魚洄游到秋田產卵,因捕獲到鮮美的日本叉牙魚進而創造出各種料理,如魚醬油(しょっつる,塩魚汁),塩魚汁鍋(しょっつる鍋),以及本次要介紹的はたはた壽司。

image

圖片來源: あきた市民市場

 

はたはた壽司(鰰鮓,日本叉牙魚壽司)在秋田是冬天不可或缺的料理。元祿年間(1688-1704)發行的"日本諸国名物尽"中,有著"出羽國ハタハタ鮓"的はたはた壽司的紀載。はたはた壽司依選用日本叉牙魚部位可分成;整隻醃漬的「一ぴきずし」、去掉頭部醃漬的「全(まる)ずし」、魚肉部分的「切りずし」。はたはた壽司製作方式如下,將鹽漬或醋漬的魚、米飯、米麴、薄切的紅蘿蔔、蕪菁、日本叉牙魚卵、布海苔等加上食鹽混和均勻,置入鋪好笹葉(竹葉)的木桶中。最後蓋上蓋子並壓上重石,等發酵一個月後即可完成。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鲋魚壽司(ふなずし)滋賀縣有名的鄉土料理,並非是一般認為的握壽司,而是發酵壽司。提到鲋魚壽司的歷史悠久,奈良時期(710-794)的歷史文物中有「鮒鮨」及「鮨鮒」文字,在平安時期的「延喜式」中,近江國的進貢品中有「鮒鮨」或「鮨鮒」的紀錄。

鲋魚壽司使用的是來自琵琶湖的鲋魚(台灣稱作鯽魚)有ニゴロブナ (似五郎)ゲンゴロウブナ (源五郎鮒)ギンブナ (銀鮒,マブナ),而似五郎鲋和源五郎鮒是琵琶湖固有種而目前面臨瀕臨絕種危機,而銀鮒在日本各地有產。提到風味,最高級的是似五郎鲋,源五郎鮒的魚脊椎骨偏硬而風味略差、而銀鮒的價錢最便宜。琵琶湖的鲋魚在四月到七月時期,會在湖岸邊的水草棲地產卵,孵化的幼魚也在此成長。在冬天時後棲息在湖泊較深處,經兩三年後成長為成魚。

D24_muraisuisan1

 

圖片來源: 東近江市観光協会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鹽辛是使用魚貝類發酵而成的傳統保存食物,除了用魚體外也有用到內臟,如北海道的使用鮭魚腎臟的めふん、海參內臟的このわた、高知的使用鰹魚內臟的酒盜,以及本次要介紹的使用香魚內臟的うるか香魚相關的發酵食物中,有使用米飯或米麴的香魚發酵壽司,以及使用食鹽醃漬而成的うるかうるか( 鱁鮧、潤香、湿香)在日本需多河川的中上游內陸地區都有製作,而在如岐阜、大分等地做為當地名產。在1350年的庭訓往來中,已經有うるか相關記實。或是在以飼有名的的岐阜縣長良川流域,傳說在原祿年間(11699-1704)作為當地名物販賣。

圖片來源: 「あゆうるか 大分県」(農林水產省)

oita_27_2

うるか狹義上是指僅使用香魚內臟製作的鹽辛,但實際上使用到內臟、卵巢、精巢、魚身的。僅使用香魚內臟製作稱作苦うるか、渋うるか、土うるか。將香魚去除內臟的魚身去頭尾後切碎,加上內臟研磨碎做成的稱作身うるか親うるか內臟加上細切的魚身醃漬而成的稱作切り込みうるか運用卵巢的子うるか(真子うるか)、以及使用精巢(白子)醃製的白うるか(白子うるか),兩者都有使用的稱作取り交ぜうるか

圖片來源: 鮎の錦幸園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面環海的日本除了食用各種的魚貝類外,在各地也有各種海草做成的傳統料理。海草除了直接加入料理中食用外,也會製作成加工食品,如心太(ところてん)、寒天等。典型的作法是將海草洗淨後,煮出膠質再冷卻凝固而成。不同海草因多糖類組成特性不同,具不同的膠體熔點、凝固溫度、凝固後具有不同的口感。洋菜中的多糖類扮演重要腳色,其中有洋菜膠與卡拉膠,而卡拉膠是硫酸化的多醣。

 

日本各地えご草的加工食品

えご草(Campylaephora hypnaeoides J.Agardh)在全日本各地都有相關加工食品,如福岡的「おきうと」、新潟佐渡島的「いごねり」與「えごねり」、新潟、長野的「えご」、京都的「うご」。製作方法大致雷同,將日曬過的えご煮出膠質凝固而成。

其中,福岡的「おきうと」最早在江戶時期的「筑前国産物帳」以「うけうと」之名介紹過。「おきうと」也稱作「お救人」、「浮太」、「沖独活」,來源於饑荒時期做為非常食救了許多人的「お救人」、從漁夫學習而來的「沖人(おきうど)」。福岡的「おきうと」雖主要使用えご草,也有部分廠商混合いぎす草製作。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酵壽司(なれずし,熟鮓)是早期缺乏冷藏技術的年代,為保存食物而產生的傳統製作技術。將捕獲的魚類加入鹽及飯等,藉由乳酸菌為主發酵作用,防止腐敗並產生獨特的酸臭味。發酵壽司可分成僅加米飯的熟壽司(熟れ鮨、なれずし)與加入米麴的飯壽司(いずし)。依發酵的時間長短,數周到一個月內為生熟酵壽司(生なれずし)與數個月以上的本熟壽司(本なれずし)。在日本各地使用著不同魚類製作發酵壽司,如滋賀的鯽魚壽司、秋田的日本叉牙魚壽司(はたはた寿司)本次要聊聊「香魚的發酵壽司」。

 

岐阜県の香魚發酵壽司(あゆずし、鮎鮓)

岐阜縣的傳統鵜漁業遠近馳名,該漁業捕獲的正是香魚。在平安時期「延喜式」中記載過美濃地區(岐阜)香魚發酵壽司,並在室町時代做為美濃地區的名產。在江戶時代尾張藩設立御鮓所,製作香魚發酵壽司獻給幕府。

岐阜縣的香魚發酵壽司屬於熟壽司。鮎鮓的製作,將九至十月捕獲的香魚腹切並去除內臟,並加鹽鹽漬。在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取出鹽漬香魚並流水中沖洗一晚,去除鹽分。在香魚腹中塞入米飯,放入發酵桶中並重石壓製進行發酵約一個月完成。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次來聊聊灰乾裙帶菜(灰干しワカメ)。裙帶菜有三種Undaria pinnatifidaUndaria petersenianaUndaria undarioides,主要使用Undaria pinnatifida而在日本裙帶菜大多是養殖的,產量以岩手、宮城、徳島為主,其中岩手、宮城生產的三陸裙帶菜(三陸ワカメ)佔了9成。實際上,日本國產的裙帶菜僅占2-3成。日本裙帶菜的乾物有天然的曬乾(素干しわかめ)、平板上鋪好整形曬乾(板わかめ)、鹽漬將切斷後乾燥(カットワカメ),以及本次要聊的用草木灰加上曬乾的灰乾裙帶菜(灰干しワカメ)

圖片來源: モリタケ八百秀

本場鳴門糸わかめ 37g袋(湯通し)

灰乾裙帶菜以德島產的鳴門裙帶菜(鳴門わかめ)最有名,使用當地的裙帶菜撒上稻稈、芒草等產生的草木灰乾燥而成。在常溫可保存一年,相較於一般曬乾的裙帶菜,保有原本海藻的鮮綠色、組織並未軟化崩壞、具有彈性的口感。灰乾裙帶菜的技術有一百五十年以上的歷史,由鳴門市里浦町的前川文太郎在1845年開始製造。德島鳴門在2-4月採收裙帶菜,經脫水後混上草木灰,再經過天曬乾燥兩天左右即完成。然而,在2000(平成12)頒布的戴奧辛對策法,使得針對小型焚化爐進行管制,良好的草木灰難以取得,造成當地製造灰乾裙帶菜業者減少。現今,已不再使用草木灰而使用活性碳製成灰乾裙帶菜。灰乾裙帶菜要先水洗4-5次,再泡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gnTgvcT4a0&ab_channel=YukoNakayama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到海膽(ウニ),是許多人到日本必吃的食物。海膽的新鮮度對美味非常重要,現代的冷藏技術發達在台灣仍可吃到空運來台的日本海膽。然而,在早期缺乏冷藏技術的時候,使用著各種方式加工海膽,以提高保存性。

在日本的海膽加工物分成粒うに、練りうに、混合うに、うにあえも。粒うに指的是海膽的生殖腺加入食鹽(鹽海膽)或酒精等調味料,鹽海膽含量65%以上。練りうに是鹽海膽或者是酒精等調味的海膽經熟成而呈泥狀,鹽海膽含量65%以上。混合うに與粒うに、練りうに內容一樣,但鹽海膽含量50%65%。うにあえも是粒うに、練りうに加入混合其他材料如魷魚、香菇等,而鹽海膽含量15%以上。而本次介紹的福井的越前雲丹(鹽海膽)與山口下關的酒漬海膽。

福井的越前雲丹(汐うに)

福井的越前雲丹與海鼠腸(このわた)、烏魚子(唐墨、からすみ)被稱作」三大珍味之一。創業於1804年的天たつ,其第三代當家受到越前藩主松平治好公的命令「製造出可以攜帶的雲丹儲藏品」,使用鹽漬方式製作而成。由於稀少而價格高,從前雲丹百(400)可交換米一俵(60公斤)越前雲丹使用的海膽是馬糞海膽(バフンウニ),為了馬糞海膽資源保護,一年僅有一個月能夠採集。因馬糞海膽較小(2-3cm),因此製作100克的雲丹需要100個以上的馬糞海膽。而將海膽切開,用鑷子去除外殼並取出生殖腺。生殖腺撒上鹽後醃製,經風乾熟成而成。

圖片來源: 株式会社 天たつ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有聽過魷魚塩辛(いか塩辛)? 在逛日本超市的冷藏櫃上會販售著魷魚塩辛,只是該不該購買便會猶豫不決。塩辛是一種將魚貝類加入食鹽醃漬後,經魚貝類內的酵素與微生物作用下,產生的特殊食物。而筆者在神奈川小田原地區購買過,塩辛顧名思義就是會很鹹,剛品嘗一下味道尚可,但對於不愛魚腥味的人來說離遠一點比較好。

圖片來源: 小島屋

いかの黒作り

在日本許多地區都有製作魷魚塩辛,而富山產的魷魚塩辛稱作黒作り」。一般的魷魚塩辛分成赤作り、黒作り、白作り三種。赤作り是一般做法,白作り是去除魷魚皮,黒作り是添加墨汁。富山的「黒作り」約有三百多年歷史,約在寬文年間(1661-1673)作為冬天的保存食物,在元祿時代(1688-1704)命名為「黒作り」。在加賀藩前田家參勤交代時,將「黒作り」獻給幕府將軍。

黒作り」製作方式將魷魚去除內臟並切片後,加入鹽漬一年的內臟與墨汁發酵2周左右完成。墨汁的添加與抑制微生物生長有關。與一般的赤作り相比,可以延長魷魚腐敗的時間。在揮發性鹽基態氮(volatile basic nitrogen, VBN)、三甲胺(魚臭味)pH等因添加墨汁而增加速度變慢,且能夠抑制游離胺基酸產生。在赤作り中,熟成過程中以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與沃氏葡萄球菌 (S. warneri),而腐敗時候以表皮葡萄球菌(S. epidermidis)為主。在黒作り」中,主要是沃氏葡萄球菌 (S. warneri),腐敗過程中以藤黃微球菌(Micrococcus sp.)墨汁的添加會抑制表皮葡萄球菌而防止腐敗,但是無法抑制藤黃微球菌。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豆群島位於相模灣外海,離伊豆半島很近,但在管轄上卻是東京都。而伊豆群島因為與本島隔著海洋,因此在江戶時代作為流放地,如豐臣時代的五大老-宇喜多秀家也被流放到八丈島。因此伊豆群島形成自己的特色,其中有著世界上臭氣聞名的醃漬食品-臭魚乾(クサヤ)

圖片來源: 伊豆大島ナビ

在江戶時期,伊豆群島屬於幕府的天領地。因此伊豆群島的新島地區作為食鹽的產地,生產的食鹽一定要上繳幕府並不能私藏。因此魚類乾物本會用食鹽醃漬的,僅能用海水醃漬。然而,醃漬用的海水從當時並無更換過,並儲藏在地下,因此醃漬的海水經過400多年的反覆醃漬使用,進而形成臭魚乾重要的臭魚汁。在明治末年為止都以「しょっちる干し(塩汁干し)」之名販賣,在當時以三級品,因為被美食家評價為珍味後,,一躍變成高貴品。而之後,臭魚的製法從新島傳到大島、三宅島、青島等伊豆群島。

臭魚使用的以細鱗圓鰺(クサヤモロ)為主,也有用飛魚(トビウオ)、青花魚等。將魚體背切或者腹切,去除內臟並清洗乾淨。之後在臭魚汁浸泡一晚10-20小時後,再經清水沖洗後,風乾或者是乾燥機乾燥而成。臭魚汁是茶色、黏黏的液體,具有強烈的臭味。一般醃漬的鹽度約12%,而臭魚汁較低一點為2.7-5.5%,而八丈島的臭魚汁鹽度反而高一點為8-11%。八丈島因為氣溫較高,因此使用鹽分較高,但去掉鹽分時清洗程度較多,造成與其他的臭魚乾相比風味較差。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能登半島位於石川縣北部,相對於繁華的金澤地區,能登半島的神秘風采反而令人著迷。之前提過有名的菁蕪壽司,在能登地區並無製作,反而是另一種風味的發酵壽司。能登當地稱發酵壽司為「いずし」、「すす」,經過熟成的稱作「ひねずし」,使用日本竹筴魚的稱作「あじのすす」。

圖片來源:  農林水產 ひねずし 石川県

あじのすす

ひねずし的起源時間不明,在「図説 七尾の歴史と文化」稱作「蛇の鮓」,同時在加賀前田家也曾以「松百(まつど)酢」獻給江戶幕府的記載。在當時為高級品,因此在婚喪喜慶時後用來請客。ひねずし生產地以奧能登的山間地區為主,特別是輪島市、穴水町、能登町,因為這些地區除了鄰近河川外,更是當地的糧倉。早期使用淡水魚-川魚製作ひねずし,由於數量減少、運輸技術增進,改以竹莢魚為主製作ひねずし。保存食物的必要性降低,以及人口老年化等因素,ひねずし的傳承面臨危機。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菁蕪壽司(かぶらずし)不是一般認為的握壽司,而使用鹽漬的菁蕪、鰤魚(ブリ)加入米麴短時間發酵而成的。以石川縣的加賀地區產最有名,在富山縣西部等早期受到加賀藩統治的地方廣為流傳,但能登地區卻無製作。因為江戶時代時期的蕪菁及鰤魚相當昂貴,平民僅能吃以蘿蔔和太平洋鲱魚乾(身欠きニシン)製作的大根壽司(だいこんずし)。筆者有吃過,不過不愛太大的蘿蔔。

圖片來源「かぶらずし 石川県」(農林水産省)

 

ishikawa_07_1

歷史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漁師在正月祈福豐收的食物,另一種是加賀藩主前田氏至深谷溫泉進行休養時飲食的一道料理。在「金澤市史」(風俗篇)中提到寶曆七年(1757)時款待客人的「かぶら鮓」,以及金澤的儒學家金子有斐的「鶴村日記」中描述「鰤のすし」的都是蕪菁壽司相關的記載。隨著年代的改變,在明治時期變成做為新年的贈禮。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次來聊聊沖繩的珍味「すくがらすすくがらす沖繩方言中,褐臭肚魚(アイゴ)的幼魚稱為すくがらす為塩漬的意思,塩辛的一種。褐臭肚魚在台灣本島的市場很少見,反而在澎湖是當地名產。因主要以海藻為主食,形成內臟具有獨特海藻臭味,且魚鰭上有毒。在日本主要在沖繩、德島、和歌山等地會食用褐臭肚魚,在沖繩做成生魚片、鹽烤等,而褐臭肚魚的幼魚會做成すくがらす,放在沖繩的島豆腐上一起食用。

圖片來源: スクガラス・珍味の大城海産物加工所

每年七八月的大潮日,近海的珊瑚礁會出現大量褐臭肚魚的幼魚。此時幼魚是孵化一個月左右的小魚(3cm大小),魚骨仍未變硬,且未因吃海藻後產生魚臭味,因此捕捉的幼魚做すくがらす最適合將魚體洗進後,每1公斤魚重加入500克食鹽混和後,在5-8度的冷藏庫中進行熟成。第一個月時魚本身的銀色光澤會消失,在第三個月產生茶褐色時即熟成完成。

圖片來源: スクガラス・珍味の大城海産物加工所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飯壽司(いずし)並非一般人認為的握壽司,而是魚肉、蔬菜混合並加上米麴醃漬、經乳酸發酵而成的。低溫發酵的飯壽司,主要是在東北以北與北海道地區的低溫、沿岸地區的的鄉土料理。從歷史脈絡,是從九州往本島,再北上到北海道的傳播。然而現今碩果僅存,據調查從日本海測的鳥取到北海道仍有飲食紀錄,其中如滋賀的鮒壽司、北陸かぶらずし秋田的雷魚壽司等較為著名。相較於日本本島的飯壽司,北海道的歷史尚淺。而愛奴人並非以米食做為主食,推斷可能是從江戶時代之後由北海道的和人(日本人)傳入的。根據在「松前方言考」(1848)中,記載著「魚の鮓」以鮭魚發酵的的飯壽司正月料理。

圖片來源: 佐藤水產

飯壽司作為冬天的保存食物,在初雪時期漁民開始製作飯壽司。而飯壽司所使用的魚種有鮭魚、雷魚(ハタハタ)、鯡魚、秋刀魚等,加入各種蔬菜如高麗菜、紅蘿蔔、小黃瓜等將完全的去血的魚肉、混好米麴的飯、野菜等一層層疊好,最後用重石壓漬。經過3-4發酵而成。

分析飯壽司成分,其中鹽分2-3%,游離胺基酸組成以麩胺酸、丙胺酸、白胺酸、離胺酸。甲肌肽等較多。游離出胺基酸與魚肉中的酸性蛋白質酵素作用有關,具軟化魚肉並產生旨味。飯壽司的有機酸有醋酸、乳酸、檸檬酸、焦麩胺酸、蘋果酸、琥珀酸、烏頭酸等,其中檸檬酸、焦麩胺酸、蘋果酸等來自蔬菜經擴散進入魚肉。乳酸發酵對於飯壽司很重要,乳酸造成酸鹼度下降,同時抑制其他病原菌生長。乳酸菌如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 cremoris ,以及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形成飯壽司味道很重要。此外,除了乳酸菌外,枯草桿菌屬(Bacillus)是主要細菌。

文章標籤

MikhailB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